LOFTER for ipad —— 让兴趣,更有趣

点击下载 关闭

贝叶斯

xingdaochichi987.lofter.com|个人应用 for Android

共23篇文章,3457人喜欢

应用截图

贝叶斯

贝叶斯

 

《科举》成化崔后雄读书史考点整理大全

本总结系《穿到明朝考科举》全书重点内容画批

作者:崔燮

排版:居安斋

挂名:翰林院某学士

友情铅笔供应:陆举人

第二作者:谢瑛

原作者:五色龙章

居安斋打杂整理工:军师祭酒府中人

目前本总结字数:约1.5万字

阅读特别说明:

  本篇仅是《科举》的总结向文本,初衷是希望能摆脱金鱼脑将这些有典故的小细节抓在手心里以充实自我。

  摘的原文有一些地方需要归纳和理解,有时候整理成一条条时我可能会把一整段打散,作者有话说的提醒是第一参照,其他是在互联网上的犄角旮旯里冲浪得来的结论,还有一部分对于原文的理解是我自己的,不一定合意,望谨慎采纳。

  ※原作是五色龙章太太的,整理到吐血的时候能看出写文费了很多的心思,涉及了非常多的参考书,希望大家多去正版支持!(没有人能拒绝谢瑛的!他一笑我能开心一整天!)

   欢迎指正各种错误! 谢燮大家!

第17章

圣旨原文: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直隶永平府迁安县民,户部云南司郎中崔榷子燮。尔以舞勺之龄能忠君尚义,义从锦衣卫将士力战白莲教妖人首脑,蹈锋饮血,遂靖妖言。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赐敕奖谕,旌为义民,特赐尔御笔牌匾,用副朝廷褒嘉之意。钦哉。”


 

  作者有话说中提到是用朱祁镇表彰真定义民赵凤的圣旨碑上的敕文,敕文,在这里改成了敕文格式:

《敕直隶真定府真定县民赵凤》

  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能出杂粮六百五十石,用于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赐敕奖谕,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泛差役三年,尚为蹈忠厚,表历乡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钦哉,故敕。

正统六年五月十三日

 

注:

 敕有告诫的意思,又称敕书,在封赠六品以下官及世爵有袭次者用敕命。

 敕任官员,如任督、抚、学政、盐政、织造、提督、总兵等,发给坐名敕书;任布政使、按察使、道员、运同等,发给传敕。

 敕谕臣民。

 敕封或谕告外藩。

 

 蹈锋饮血出自清·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公骤起乡闾,捐家室,誓徒旅,蹈锋饮血,其军最为雄健矣。”

 

 补充:该成语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第19章:

戚县令试崔燮《重修县儒学记》原文:

“迁安县有学,创自明洪武二年,迨我太祖定天下,诏郡县饬新学宫。唯时知县箫颐建……因为志。其岁月于泮宫之左。”


 

 

 作者有话说中提到迁安儒学记抄自《乐亭县重修庙学记》 明 冯琦

 该学记没有查到原文欢迎补充

 

 冯琦,明朝礼部尚书

冯琦著作有《宗伯集》81卷,内收诗歌300余篇。冯琦作诗,好五古、七古,崇尚“乐府”、“建安”之风。其游记文章,仿东坡笔法,善叙事、抒情,寓哲理于其中,如《游冶源记》、《游石门山记》等。

 

戚县令赠崔燮邹阳子的《六先生文集》

 邹阳子是朱右,自号邹阳子,明初人,《六先生文集》即《唐宋六家文衡》,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文集,三苏算成一家。

 

第26章:

原文:林先生怅然坦然,晚上回到卧室,点灯看着江南新贩来的《李长卢石窟遇仙记》,谈着拿过江之鲫般的江南才子”


(该记也未寻到,日后再考证)

 

第28章:

原文:“(林先生)从桌上拿过一本程文集,随翻几页,指着其上“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瞟了他(崔燮)一眼:“这是乙未科解元王翰林济之公(王鏊)中试之文。”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出自: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汤执中,立贤无方。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


 

 顾炎武的《日知录》中亦有此句(便是引用吧)

 

 ·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

 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传世。

 王守仁赞其为“完人”,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成化十年(1474年),王鏊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

成化十一年(1475年),在礼部会试又取得第一名“会元”,殿试一甲第三名,被授为翰林编修,一时盛名天下。

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阶文林郎。八月,上疏乞假还乡。抵家三月后,母叶孺人逝世,王鏊便守制居家。

成化十六年(1480年),王鏊仍守制在家,闭门读书,远避权贵。

成化十八年(1482年),王鏊还朝,复职翰林编修。

(全文开始的年份正是成化十八年,王鏊复职,故林先生称其王翰林。)

 

·林先生给崔燮的字帖是沈度的

 沈度,明朝书法家,擅篆、隶、楷、行等书体,藏于秘府,被称为“馆阁体”,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

 永乐大钟上的23万余字均为沈度所书。

  【摘自百度百科】

 

 

(第27-29章)

 理解:八股文的题目都出自于四书五经里的原文,考生需要看到这个原文立即反应出出自于哪篇,讲的是什么,然后根据教科书中给予的大致立意进行阐发。比较类似文科生答历史论述性质的历史大题,但篇幅较之更长,观点较之变通更少。

 

出自原文的点:

 这篇题目出自《孟子·离娄下》。意为周公想效法夏禹、商汤、周文王与武王这三代圣王:像夏禹一样厌恶会使人沉迷享乐的美酒而喜爱别人的谏言;像商汤一样执中庸之道,唯贤是取;像文王一样保养子民,已居王道犹求道若渴;像武王一样不慢怠亲近臣子,不疏远外方之臣。

 破题中‘忧勤惕厉’一词正出自朱子注释,以赞周公勤于政务,举凡先王善行必追而效之的德行。

 

①破题是什么:

 简略说来,破题就是读明白题意之后,用自己的话解释一遍。这个年代以三四句为主。

 自前而后逐字逐义破的叫作顺破,反过来先破后文义,后破前文义的,叫作逆破。但并非说通就可,要抓住题目主旨,重在一个‘破’字。紧扣题面字眼逐字而破的叫作明破,若不露题面字眼,而另以一种说法指代之意的,则叫作暗破。

 王翰林这篇便是逐字直解周公效法先王施行仁政之举,算是明破。”

 

②破题的注意事项

 Ⅰ.破题中不能带出人名

 如三代圣王、文王、周公、孔圣皆须称‘圣’,诸子则以‘贤’,唯孟子既可称‘亚圣’,亦可称‘贤’。其余草木花鸟器用之类可以一‘物’字代称,总之破题时题目中的人与物都不可以写出原名,要代以经书中原有的别称。

 

 Ⅱ.不能破到题中未有之句

 比如‘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读题时要先记得这句题目于《孟子》中位于哪一篇、哪一句,然后将上下文贯通,明白其在文中之意,但破题时却不可牵连到上下文的文字。

 若在破题时点到三王是何人,所施四行是何物,这就算侵犯了题目上句,叫作连上;若是点到后句周公如何夜以继日思行善政,则称为犯下。

 作者有话说里修了一个bug即是:破题时不是不可以和原题有重复字眼,只是人和物的名字要用代称。

 

(我个人理解的就是换词不换意,就像每次做英语阅读理解,文本说的是一个意思,正确选项里用其他高端而不认识的单词替代原句,同学们看着其他带有原句单词但意思上却进行偷换概念或者@%le9fua的总之就选了)

 

③破题的实际运用

 破题顾有破字、破句、破意三种破法,以破字为下,破句为中,破题中隐藏的圣人真意才是上品。破题时也要讲究文字简练浑融,堂皇气势,要有一口气贯通破题。若只将题目换个字眼,零拼碎凑成句,就落了下乘了。

 大题的做法,记下——破题可作两句,也可作三四句,但若求简明利落,最好就做成两句。或上句破题意、下句破题面,或上句破题面,下句破题意,如已矣也之类虚词,最好留在下句,上句不用虚词,方显得简明利落。

 如这篇探花文,便是上句破题面,下句破题意。上句紧扣本题逐字破解,下句则从本题散发至全章,以‘一忧勤惕励之心’之句承全章之旨,又不触及题外文字,极是清通简洁。当然你做破题时也可以上句提领全章之意,下句再扣本题。只是要小心,破题时可借题目上下句之意,万不要犯其字,落了连上侵下的大忌。

 命崔燮练习手法:将文章依次正破一遍、反破一遍、顺破一遍、逆破一遍。

 

④赏析大手破题

  王鏊第一题破题是两句话, 第二题就是三句:“论古之圣人, 除天下之大害, 成天下之大功”。正是顺破法。

 李东阳那道由尧舜至汤,每隔五百年就有圣道传承的题目也是三句话破题:“圣人之生有常期,或传其道于同时,或传其道于异世”。

 

崔燮の改造:

大贤论→大贤述

前圣→先圣

群圣→众圣

“缵其旧服”→“人谓各举其盛”(朱子注的原文)

圣人忧勤惕厉的心是同样的,那么他就稍稍改个说法。

大贤述先圣慕群圣而继盛举者,以其道相类也。by崔燮

此处顺破:前句破题面,后句破题意。

道不因时世易变,此大贤所以言先圣德行,后圣继之者也。”by崔燮

批:

  此处逆破:上句破题意,下句破题面,并从朱子注释里理解这段意思,试着概括叭

  上一句化用朱子注中“时异势殊”,“理初不异”一句,说周公之道与三王之道本是一体相承的;而下两句则先写三王再写周公,应该算是逆破了。

  我理解的顺破逆破那种感觉有点类似原命题和逆命题,比较强调前后顺序,但并不就是这种关系

 

 正破就是依照题目本意而破,和顺破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并不严格要求破题顺序。

 反破则是按题意相反的意思破,

 如原题是《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那么反破就是周公不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会怎么样(意思如此,但不能直接这样写,犯了前面所说连上犯下破题的禁忌)

 

大贤论先圣之远效群圣者,以其仁道德行一也

正破

大贤举先圣之心法,明道统之相承也”(林先生修改后)

道统相继,圣人行事之道都是一致的,不以时事之变而改变。

 

第32章:

郭镛那首取自:明诗综,吴一鹏《节后见菊》

重阳已过十余日,才见疏篱菊有花。

厌逐纷华供俗眼,独留冷淡伴诗家。

清霜数朵水边净,落日一枝风外斜。

为汝秋深慰萧索,酒酣聊取插乌纱。


 

儒林外史写秀才间称朋友,童生称小友,秀才不跟童生叙齿。

第41章

原文:

   林先生经义文结构细讲:

  “古人文章,有骈文、有散文,时文里也分骈、散二部分。开头从破题到起讲为散句,中间八比相偶相对之句,就近似于古之骈文,但对仗要求的不那么工整,只要文义并立相对即可。八比之间又有散句过接,最后又以一段散句结束全文,总归本题,这便是经义文全篇的结构。

“文章要承发题旨,要议论,借古人之口发你心中之声,全在这八比偶句之中。其中一二比领承‘题前’,也就是古人说‘起承转合’中承的部分。要写虚不写实,扣住题目发出自己的议论,以提起全篇之势。”

  林先生那篇文题出自《论语·八佾》,题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承题的二比便是领承起讲部分所说的“《韶》乐彰显大舜功德之盛”的意思,不沾一个美字,而从奏乐的笙箫琴瑟与舞者所持的干戚羽旄两方面写尽韶乐之美,扣住题面上半部分的“《韶》尽美矣”。

 那两句比偶的对句说:“这两句用的是剖一为两的手法,将韶之美分剖为音之美、舞之美。若换了意思单一的题目,就将其题外之意补进去,或是一正一反、或是一明一暗,相互呼应着阐释题目,但又不能把题目一步写尽。”指尖一划,略过下面的散句说:“一二比提起全文后,可以在此用三四句散句点出题目,使文章处处扣题,上下浑融一体,不致散漫拖沓。若是前面入题部分已点明全题的,也可以略过不做。”散句之后又是一对与前二比内容相承接的对句——这年头也很淳朴的叫作三四比。

 这两比中以韶乐之声比凤鸟之鸣,以九韶之舞比百兽率舞。粗粗看来,三四比只是承接一二比,将题目中的《韶》尽美之意加以闸发,但凤凰鸣叫和百兽率舞在经书里又有别的意思,那是指代圣王之世的。所以这两句不只描摹乐舞的音律舞姿,更是承上启下,往前扣了一步题目,写出了《韶》乐之善。

  三四比是全篇的脊梁,承上落下,从题目上半转入下半,要转得利落稳妥。或用二三句,或用五六句,不要太长。之后再用几个散句过接,直入下半题。五六则算是三四比的补充,写尽下半题之意。

  “这两句就是‘起承转合’中的‘合’,可以承接三四比的内容,也可以更进一步阐发题意。五六比开头要以虚字开头,承接上文的用‘盖’‘惟’‘若此’‘是故’;若不顺承三四比而另开新意,就用‘且’‘况’‘或谓’这样的词。”他那篇文里就是顺承中二比,以“盖其声之美”开头,仍是从音容两方面作比偶句,又递进一层,深入解释韶乐之美不仅美在音律乐舞,更美在其淳化风气之德。

  八比文章到此已经完了六比,只剩下最后两比和一个散句结尾。五六比之后,文题的意思差不多讲尽了,七八比就再次总归本题,呼应上篇全文。”最后两比的要点在于收束,束而不断,引出悠悠余思令人回味不绝。毕竟底下还有个大结待写,不能真把这两比当作结尾。“

过去也有制义大家舍了最后这两比不作的,不过去年会试后出的程文是以最后两比收束全文,引出余思的。时文时文,就是时新之文,应考时要按着最新的程文范式来做,学前人文章只学思路笔法,不要学那过时的结构。”


  

引用的文章题目是“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作者顾清,弘治六年进士。

文中是成化十九年,只好隐去作者和内容了八股文写法主要是借鉴龚笃清《八股文鉴赏》

 

第44章

  原文:“他便先拈了刘禹锡一句:‘铜壶漏水何时歇。”他身侧就是汤宁,应声答道:“御苑砧声向晚多,”对上之后又给身边的徐立言出了上联:“彩槛烛烟光吐日。’”


分别出自:

        阙下口号呈柳仪曹

          刘禹锡

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

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观章中丞夜按歌舞

              许浑

夜按双娃禁曲新,东西箫鼓接云津。

舞衫未换红铅湿,歌扇初移翠黛颦。

彩槛烛烟光吐日,画屏香雾暖如春。

西楼月在襄王醉,十二山高不见人。

 
 
 
 
 
 
 

第45章

原文:“当初代庙考校神童李东阳,出对‘螃蟹浑身甲胄’,东阳对以‘蜘蛛满腹经纶’,代庙便称其有宰相之器,我看这位崔小公子亦有此器量。这是经营天下的人才。”


典故出自:

  李西涯与程篁墩

阁老李西涯、学士程篁墩,成化间各以神童举于京。方朝见,适直隶贡蟹至焉。帝即出一对试之云:“螃蟹浑身甲胄。”程对曰:“凤凰遍体文章。”李对曰:“蜘蛛满腹经纶。”后西涯入相而经济天下,程则终于学士,以文章名世。然偶尔一对,而终身事业见之也。

(选自明 郎瑛《七修类稿》)

【这一段还是从魔方格里的题目中摘出来的hhhhh】

第46章

  原文:“只读《武经七书》《大诰武臣》时用心些,哪里知道圣贤之书的好处。若不是后来见那位小友读书勤苦,也生出自省之心,又怎会重燃向学之志。今日我将这些书送到武学来,也是盼着更多子弟能出勤学之心,不只作一粗鄙莽夫。”(谢千户劝学)


  《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军事教科书。它由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中国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军事史学也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大诰武臣》:中国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年(1387)十二月辑录武臣之罪例,为告诫武臣而写的一部文诰。

 

原文:“这不成了周处了?武能除三害,回头读几十年书又能科举入仕,当个名臣……”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哀邅迹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馀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摘自《世说新语》】

  批:大概就是一个混社会的小霸王迷途知返改过自新,既有文采又有武能,最后战死沙场的栗子。

 
 
 

原文:“张部堂亲自写的‘劝学篇’悬在讲堂上,写什么‘其惟处寒素然后能读书欤?抑其惟远繁华然后能读书欤’?什么‘夫道无终穷,虽圣人亦有待于学也’


 

“夫道无终穷,虽圣人亦有待于学也。”出自归有光八股《吾十五有志于学》一节

 

第48章

原文:“《京华日抄》虽被朝廷抄禁过几次, 但始终牢牢霸着最受欢迎题库类教辅榜首, 后来市面上虽又出现了《主意》《提纲》《文机》《源流至论》等几种同类教参,销量和名气却都比不得它。”


(链接阅读)

   早在成化、弘治年间,科举考试用书就开始大量刊刻和流通,其中以《京华日抄》的刊行为标志。明代杭州著名的藏书家郎瑛在其笔记《七修类稿》中说:“成化以前,世无刻本时文,吾杭通判沈澄刊《京华日抄》一册,甚获重利;后闽省效之,渐至各省刊提学考卷也。” 《山西县志》也记载说成化年间“举业者多记《京华日钞》” 。

  由此可见,《京华日抄》刊刻后,深受士子们欢迎,同类的书也随之大量刊刻,以致引起了一些士大夫的恐慌。成化年间山西闻喜县举人赵仲辉就“奏请禁绝”《京华日抄》 ,弘治四年(1491)正月,时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的谢铎就在给明孝宗的奏疏中说:“今之所谓科举者,虽可以得豪杰非常之士,而虚浮躁竞之习亦莫此为甚。今而不读《京华日钞》,则读《主意》,不读《源流至论》,则读《提纲》,甚者不知经史为何书……臣愚乞敕提学等官,凡此《日抄》等书,其板在书坊者,必聚而焚之,以永绝其根柢。其书在民间者,必禁而绝之,以悉投于水火。” 

  谢铎焚烧和禁绝《京华日钞》等书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弘治十一年正月,河南按察司副使车玺再次上奏要求焚毁《京华日钞》之类的图书,他上奏说:“祭酒谢铎尝奏革去《京华日抄》等书,诚有补于读书穷理,然令行未久而夙弊滋甚。《日抄》之书未去,又益之以《定规》、《模范》、《拔萃》、《文髓》、《文机》、《文衡》、主意之书,未革去又益之以《青钱》、《锦囊》、《存录》、《活套》、《选玉》、《贯义》,纷纷杂出,由禁之未尽得其要也。乞敕福建提督学校官,亲诣书坊,搜得书版尽烧之,作数缴部,仍行两京国子监及天下提学,分巡分守等官严加禁约,遇有贩卖此书并歇家各治以罪。若官不行禁约,坐以不奉诏令之罪。” 

  弘治十二年,孔庙和建阳书坊先后发生火灾,吏科给事中许天锡认为这是上天的警戒,上奏要求焚毁时文类的图书:“夫职正教不修,上之所尚者浮华靡艳之体,下之所习者枝叶芜蔓之词,俗士陋儒妄相裒集,巧立名目,殆且百家梓者以易售而图利,读者觊侥幸而决科……其余晚宋文字及《京华日钞》、《论范》、《论草》、《策略》、《策海》、《文衡》、《文髓》、《主意》、《讲章》之类,凡得于煨烬之余者悉皆断绝根本,不许似前混杂刊行。” 正德年间(1506-1521),时文类的图书仍在不断刊行,正德十年(1515)十二月南京礼科给事中徐文溥上疏说:“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凡场屋文字句语雷同,即系窃盗,不许誊录;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原文:改说起了近日汪直参驻奏守大同左参将卢钦与监军太监杨雄守备不利,致使虏寇入侵,在边镇大肆掳掠之事。


  汪直,广西大藤峡瑶族人,明代权宦之一,自幼入宫,曾伺奉明宪宗万贵妃。历任御马监掌印太监、西厂提督。

因监军辽东有功,总领京兵精锐“十二团营”。开明代禁军掌于内臣之先河。后因久镇辽东,与宪宗逐渐疏远,失去宠信,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提出开设武举的也是他: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建州女真犯边,汪直欲前去招抚,为司礼监掌印怀恩、大学士万安等人所阻。五月,汪直奏请开设武举,设科乡试、会试、殿试,欲悉如进士恩例,诏命试行数年,俟有成效。

  (明朝还有个海盗也叫汪直,个人感觉也是个传奇人物)

【目前截至到前50章,后续会逐渐放出尽量补完,但因为工作量比较大无法保证速度】

(待续)

贝叶斯

功能说明

1. 独立查看“贝叶斯”发布在LOFTER的所有文章
2. 文章更新通知提醒
3. 归档方式查看
4. 方便的分享文章到微信、微博

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APP

本应用由UAPP生成,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UAPP支持LOFTER、网易博客、新浪博客、百度空间、QQ空间、blogbus、豆瓣日记、点点网、搜狐博客、网易摄影等生成个人应用。

了解更多

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移动客户端|风格模板|官方博客|侵权投诉 Reporting Infringements|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 0571-89852053|涉企举报专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4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0186号 浙ICP备16011220号-1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6059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浙网文[2022]1208-054号 自营经营者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2220015号 网信算备330108093980204230011号